9月6日10時37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 《整點新聞》以"晨練老人墜井,消防隊員巧施救"為題,對遼陽消防官兵"8.31"救助井下被困老人事跡向全國觀眾進行了深度報道,高度贊揚消防官兵過硬的搶險救援素質,精勘的消防業(yè)務技能和英勇頑強、臨危不懼的優(yōu)良作風。
事故的突發(fā)性、救援的難度、消防官兵的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精神以及此次救援的圓滿結果吸引了新聞媒體的眼球。該搶險救援的新聞報道已在遼寧衛(wèi)視《說天下》欄目播出,遼沈晚報、千山晚報、華商晨報等報刊媒體都用大篇幅對整個救援過程進行了報道,圖片新聞也在政府網、中央電視臺等網站刊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8月31日11時14分,遼陽市公安消防支隊調度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新華小學附近一男子落入井中,需要救援,險情就是命令,接警后,指揮調度中心立即調派鐵東中隊一臺搶險救援車、5名官兵火速趕赴現場實施救助。
到達現場后,發(fā)現一男子被困在位于南郊街道邊一個被水泥預制板死死壓住的水井下,只有一條很小的縫隙能夠看見他的身體,由于被困水中時間過長,該男子身體極度疲憊,而且多處受傷,井下水流湍急,如果不及時營救,該男子必將體力不支,落入水中,會有生命危險??墒蔷系乃囝A制板足有四五噸重,僅靠現場的力量根本無法挪動。
根據現場情況中隊指揮員郎猛迅速制定營救方案,首先通過縫隙遞給被困者一條安全繩,并與被困著交談,時刻關注其身體狀況,防止被困者落水危及生命。其次立即向支隊調度指揮中心請求力量增援,并報告現場情況。等增援力量到場后迅速實施營救。通過交談得知該男子是叢距這里大概五公里左右的一個沒有井蓋的下水井不慎跌下去的,在水里掙扎了大概三十分鐘,終于看到一絲亮光,求生的欲望使他死死的抓住了井壁上的鋼筋爬梯,然后呼救,周圍的群眾聽到了呼救聲這才報警。
11時22分,由中隊長柯濤帶領的一臺高低壓消防車和六名指戰(zhàn)員的增援力量到達現場,中隊指揮員立即集合現場力量,抬動水泥預制板,但是預制板太重,十幾個人上去一起使勁,預制板動都沒動一下,第一套方案失敗了。
此時,通過不停的交談使消防官兵了解到,該男子已無體力支撐到大型起重器材到場施救,如若再次落入水中,勢必對救援增加更大的難度,時間就是生命,中隊指導員郎猛和中隊長柯濤與三名攻堅組隊員經短暫的研究,迅速結合現有裝備制定了利用搶險救援車上牽引裝置牽引和現場的人力推動相結合的救援計劃。指揮員一聲令下,大家迅速行動起來,用搶險救援車上的牽引繩拴住預制板,再加上現場十余名消防官兵,一起用勁,終于把預制板挪開了大概四十多公分,足可以容一個正常人通過,但問題又來了,由于被困者體力不支,被困者已經基本喪失了行動的能力,為了使它能夠安全的上到地面,中隊指揮員當即決定,選派一名攻堅組隊員下到井下把被困者抱出來,情況緊急,中隊長柯濤首當其沖站了出來,脫掉戰(zhàn)斗服,第一個下到井下,"你一定要小心腳下,下面的水流很急!"被困男子雖然已經被困井下好幾個小時,但他沒有催促消防官兵趕緊救他,而是擔心消防官兵的安全,在場的官兵深受鼓舞,經過井上井下的通力合作,很快男子安全的回到地面,在一旁圍觀的群眾報以熱烈的掌聲,該男子的家屬緊緊的握住消防戰(zhàn)士的手,連忙道謝。
此次中央電視臺對遼陽消防支隊救援事跡進行報道,一方面使全國觀眾在了解救援全過程的同時,另一方面有力的宣傳了消防部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消防鐵軍形象,通過報道充分展現了遼陽消防官兵"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戰(zhàn)斗作風,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遼陽消防支隊將以此次報道為契機,以胡錦濤總書記"三句話"為統領,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和出色的工作業(yè)績回應黨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更大的力量。